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顶尖临床肿瘤研究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2022年1月同期发表了择捷美®两项注册性临床研究数据,分别来自GEMSTONE-301和GEMSTONE-302的研究数据。
相关研究结果以Decomposing a deterministic path to mesenchymal niche formation by two intersecting morphogen gradients为题,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上。治疗期间头发密度变化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ADSC-CM组患者的头发密度显著提高,其GIS也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1995年,美国医生Bernstein和Rassman第一次提出毛囊单位移植(Follicle Unit Transplant,FUT)概念。结果表明,每天服用0.5 mg度他雄胺最有效,其他依次是口服0.5 mg/d非那雄胺、0.5 mg/d米诺地尔、1 mg/d非那雄胺、5%局部米诺地尔、2%局部米诺地尔和0.25 mg/d米诺地尔[5]。图1 研究成果(图源:Developmental Cell)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无法解决毛囊再生问题。不久的将来,毛囊再生或许真的可行。庞大的脱发人群加上极低的市场渗透率,暗示了以植发为代表的中国毛发医疗服务行业,将成为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风口。
这一研究表明ADSC-CM在治疗AGA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局部接受ADSC-CM治疗对于AGA患者来说是一项有效之选。其优势在于:无需开刀,创口小、痛感低、愈合快,术后能恢复良好的外表形象。由于巴曲酶原料药生产商全球只有瑞士的DSM Pentapharm,于是先声药业釜底抽薪,通过高出市场价好几倍的价格拿到了巴曲酶原料药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代理并拒绝向托毕西销售原料药,导致托毕西于2020年停产。
国家发改委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的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1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2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原料药生产厂家的集中度比较高。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企业主要生产化学药的原料、中药材和生物原料等。三是深化医药集中采购改革。3 集采压缩企业利润影响创新,如何破解?国家医保局负责人表示:以心脏支架为例,集采前,冠脉支架在国内售价明显高于国际价格水平,产品推广过程中的‘带金销售是推高价格的重要原因。
就像我们一贯认为的,创新是倒逼出来的,创新是市场竞争出来的,不是保护出来的。同时,通过医保基金预付政策,督促医疗机构与企业及时结清货款,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净化流通环节后,企业创新的意愿是加强而不是弱化了。2020年11月,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高值医用耗材打响首战,集采中选的冠脉支架平均价格从1.3万元降到了700元左右,降幅达到93%(表3)。心脏支架的大幅降价,让民众惊呼医药耗材的高水分。在常用药、廉价药甚至救命药涨价或短缺的背后,除了环保等因素造成原料药价格出现上涨外,更多原因集中在人为垄断上。
图3 医药产业链结构图(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链上游的原料药对整个医药行业具有重大影响。二是价格虚高程度比较严重。然后药品通过流通渠道到达经销商和终端客户平台,最终面向用药群体(图3)。巴曲酶注射液的市场断供严重影响相关疾病的治疗,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先声药业罚款其销售额的2%,也就是1.007亿(图1)。
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已经确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为应对这些社会难题,国家陆续施行了教育减负、房住不炒和医保集采的措施,力求改善民生,维护普通大众的权益。
原料药是指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在制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一些廉价常用药、没有替代品的救命药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短缺,如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儿童肿瘤用药放线菌素D、急性脑梗死的救命药巴曲酶注射液等多种廉价药都曾出现断供情况。
三是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且稳定。一是市场规模大、费用高。最终,先声药业的垄断行为被举报到了市场监管总局。原料药产品的销售量根据下游制剂的专利期差异总体可以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也就将不同原料药分为大宗、特色和专利原料药三类(图4)。原来分散采购时,每个采购主体都要组织招标,企业参与采购的成本也比较高,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了政府和企业的招采成本与管理成本。以近两年的执法情况为例(表2),2021年至今已公布5起原料药垄断案件的行政处罚,案件数量达到往年之最。
[2]三年来,国家组织集采对临床用量大、价格虚高的药品与耗材开展精准靶向治疗,解决患者用药难、用药贵问题的同时,也对医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鲶鱼效应。尤其是医药不分、以药养医,以及众多代理商、批发商层层加码、克扣,造成药价如同脱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而这些天价最终要处于消费终端的病患买单。
因此,原料药行业一直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作为绝大多数药品生产的上游,原料药的短缺或价格飞涨往往会导致下游药企出现断供或停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演变成伤害患者的民生问题(表1)。
资本博弈下,救命药的停产最终受到伤害的是等待救命的患者。国家集采就是要通过‘带量采购挤掉‘带金销售的虚高水分。
时至今日,医保集采已完成六批,也带来了医药产品的大幅降价,让民众受惠颇深(表4)。面对医药行业垄断造成的常用药品高价和不合理现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毫不姑息,重拳出击。不仅严重侵犯病患者的利益,也助长了社会腐败风气。先声药业也明确表示通过垄断货源以原料药作为筹码实现收购托毕西药业的目的。
维生素原料药中,除极少数品种,大部分产量居世界前列[1]。当代社会,压在中国民众身上的三座大山已被教育、住房和医药替代,其中教育和住房已被躺平的年轻人婉拒,但医药却让我们别无选择。
先声药业对巴曲酶注射液筹划已久,但碍于自研的巨大投入,更乐意通过收购国内唯一生产厂家来实现产出。开展国家组织带量采购,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图2 先声药业发布仲裁胜诉公告(图源:先声药业官网)垄断百姓救命药,反垄断执法重拳出击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一直为民众所诟病,一个小感冒在过去通过购买十几块钱的廉价药便可解决,但现在动辄几千的医疗费用已成治疗常态。在医药方面,政策施行后,原有的低价高效常用药和救命药出现了降价即死的反常现象,要么涨价不断,要么供应短缺甚至消失。
2 集采遴选决策依据是什么?国家医保局负责人表示:集采有效性取决于产品的可竞争性,这取决于产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又取决于产品的同质性,同质性越高,可替代性、竞争性就越高,就越适宜集采。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表明先声药业自研所需用量仅为0.8203升,其库存量不仅满足自研需求,也完全不影响对外销售。事出反常必有妖,常用药的反常,除了环保等因素造成原料药价格出现上涨外,更多原因集中在人为垄断上。实际上,以往支架产品高价售出,但企业并没有得到这么高的利润,大部分收入被用到了销售环节。
尽管近年来药品降价新政带来的药品降价幅度和品种前所未有,但仍让人对药品降价即死的现象心有余悸。这在药品集采中已体现出来,几家龙头企业去年以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
在听取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提出了4条遴选标准。一项对全国12城市4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有500多种,短缺的已高达342种。
依据前期调研中,分析国内企业财务报表、国际比较价格与财务成本的结果,目前集采最低价仍高于其成本,且集采能够扩大市场销量,企业依然有正常的利润。资本博弈下,受难的却是普通百姓巴曲酶注射液是急性脑梗死的救命药,也是该病不可替代的唯一药品,而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巴曲霉注射液的药企。